新城市快车

在“治堵”呼声愈发强烈的情况下,许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升级已被推进快车道,各种治堵措施也不断涌现。其中,“通勤快车”、“城际快车”等一人一座、快速直达的新式交通服务正在成为一种新方式。区别于公交线路的刚性特征,这种城市快车可以享受公交车的专用路权,能从快捷的角度满足乘客的多层次需求;既可以治堵、节能环保,又能保障乘客快速、舒适、安全地出行。

 

面对这一市场新需求,早在2011年,厦门金旅就专为城区、城际、城郊等类似“公交路况”的路线推出了城市快车。这些车辆在全国各地广泛运营,已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如今,厦门金旅厚积薄发,全新推出介于城市客车和高速营运客车之间的XML6122JHEV85C混合动力新城市快车。依托金旅多年成熟的混合动力自主核心技术,该款新城市快车除具有环保、节油的传统特点外,舒适程度更高、运输更加快捷,可以更好地应对城市中分层次、多元化的乘客需求,提高道路利用效率,保证运营速度的同时缓解城市拥堵难题。

 

 

如今,“交通拥堵”这个现代“城市病”的最典型症候已经在中国各大城市显现,并在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拥堵不仅造成时间和成本的浪费,也影响人们的心情,从而给社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它将成为城市“不可承受之重”。面对此种严峻的情况,“治堵”成了中国许多大城市的一个公共话题。在中国各地,为治理“拥堵”使出的“限车令”、征收“拥堵费”等种种招数,早已在坊间不断激起“堵城”突围的争论浪潮。

 

堵车:中国城市“不能承受之重”

 

北京 世界上最堵的城市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盘点了世界上五大交通最差城市,中国北京位列其中,成为“堵王”。北京居民似乎对堵车习以为常。北京修建有6条环城路、高速铁路,政府还限制私家车的使用,但是限行政策依然难以跟上新车的流入速度。北京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平均每天增加2100辆新车。

在“首堵”北京,出行成了这个城市的瓶颈。北京机动车车辆总数早在去年就突破500万大关。无可避免的事故多发与巨大的交通负荷相叠加,使北京的地面交通成为一个随时可能局部崩溃的脆弱系统。有记者在北京车友网上做过一个小范围抽样调查,发现北京驾车人周一到周五平均花在路上的时间大致在2个半到3个小时之间。又有人说:“在北京你提前再多时间也有迟到的可能,北京可能是世界上对迟到最宽容的城市了。”

 

上海 被围堵的东方明珠

常常被拿来与北京比较的上海,虽然交通拥堵不如北京严重,但沪上目前的交通情况还是令人担忧。随着私家车的迅速增加,在早晚出行高峰,堵车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甚至会超过两个小时。

在上海,本为缓解交通的新建设施,反而成为诱增车流的因子,形成“路桥通到哪,车辆堵到哪”的设施供需怪圈。沪上的高价牌照已经不能成为限制沪上车辆上牌的政策,汽车经销商的“零首付”、“外地上牌”等不正规的经营方式使家庭拥有车辆的“门槛”越来越低。出租车的增加,家用车型的不断降价,今年国内车市的“井喷”现象在明年将进一步加剧,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道路设施的不断建设能否跟得上新车上路的速度,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广州 不塞车,非羊城

月月堵,日日堵,上班堵,下班堵,大街堵,小巷也堵,逛街堵,打酱油也堵,堵成常态,与堵同在。这就是广州!近年来,“堵”一直是广州市民生活的中心词。从商场促销、中西方节日到阴雨绵绵的坏天气,广州交通脆弱的一面,已经在过去的岁月里展露无遗。如果说亚运前,行车的拥堵更多归咎于占道修路;那么进入后亚运时代,当满城施工的喧嚣已经消弭,而堵塞却依然如梦魇般困扰着这座居住着1500万人口的城时,城市规划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交通堵塞造成的损失有多大?据相关情报所的统计,广州人为交通堵塞付出的代价高达每年1~2个亿小时(所有人消耗的时间成本总和)以及100多亿元的生产总值(相当于当地GDP7%左右)。不仅如此,严重的堵塞还会造成驾车人和乘客的烦躁不安和心理失衡,以至增加交通事故,而且车辆和路面的损耗也明显增大。

 

厦门 堵车时代全面扑来

截至今年6月,厦门小型汽车保有量56.6万辆,新增约8529辆。厦门现有机动车保有量达到97.3万辆,同比增长13.19%,其中小型汽车同比增长21.7%。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长率保持在13.98%。按照这一增长速度,厦门已经踩在“百万机动车时代”的门槛上。以小汽车千人拥有率来看,截至目前,岛内为131/千人,居福建省第一、全国前列。从数据中可以预见,堵车时代全面扑来已不可避免。

厦门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的等级配比为1.121,主干道比次干道多。但国际上这个比例为11.3,次干道更多。次干道少不利于交通疏导。有多少人坐公交?厦门公交的分担率仅为32%。厦门的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资源,亦被严重挤占。两个数据反映了厦门的堵车情况。主干路网整体交通负荷度达到71%,个别的道路交通负荷度达到90%

 

武汉 新“堵城”的崛起

至去年底,武汉机动车拥有量突破130万辆,千人机动车拥有量为163辆,已经处于快速膨胀期。二环线以内交通拥堵依然严重,当前主城区路网常发拥堵路段数量明显增多,拥堵点段由点状分布向线状分布转变,二环以内交通拥堵明显加剧,外围拥堵点段也逐步增多。

拥堵高峰一般上下班时段,而其他时间虽较平缓,仍有小部分地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堵,出现拥堵的路段大多属于交通枢纽、经济中心、旅游娱乐胜地等,而大部分拥堵又是受上下班造成的车流量骤增、突发事故、道路修整、大型活动、旅游、货运等影响,而其中,大型交通事故最易引起严重的交通拥堵,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管理法规并大范围推广已是迫在眉睫。

 

西安 成为大“堵市”

古城西安是西北地区最为著名的旅游城市,但是,西安城市交通和其在国内知名旅游城市中的地位和声誉却极不相称。许多外地游客在西安畅游兵马俑和大雁塔时,抱怨最多的就是西安糟糕的交通状况。不论上下班高峰期还是其他时刻,不论节假日还是平日,不论是市区繁华路段还是小巷,都能看到大堆车辆排成长长的队伍堵在路上。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就连成都、沈阳等二线甚至一批三线城市,近年来也相继陷入交通拥堵的泥沼而不能自拔。“汽车病”症状正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治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纽约 一人乘车不许过通道

在纽约曼哈顿岛,到了上班时间,路上的车辆经常被堵得慢如蜗牛。有时碰上修路或交通事故,路就会堵死。纽约交管当局为疏导早上高峰期间大批进岛的车辆,将连接曼哈顿和周围几个区的桥梁和隧道的上下行车道都改为进岛通道。为鼓励市民拼车出行,减少车流量,规定这些通道仅供有两名或两名以上乘员的车辆使用。

 

 

新加坡 信用卡里扣过路费

政府不鼓励私人拥有轿车。新加坡一直实行车辆定额分配制,个人在购买新车时必须首先向政府投标购买一张有效期为10年的拥车证。另外,由于城市空间极其有限,当地政府早从1975年就开始征收车辆拥堵费,安装在汽车前端的短波无线电发射器可与道路闸口的电子收费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然后从车主的信用卡里直接扣款。

 

巴黎 缩短人口流动差距

法国政府下大力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每天市内流动人口中超过一半步行,约1/3借助公交,而在市郊间的流动人口中则有六成使用公交工具。巴黎市还提出了“软交通”概念,鼓励人们步行或使用自行车等对环境无破坏的交通工具。同时,巴黎市还通过调整居民区与商业网点的布局,缩短人口流动的距离等方法,以减少轿车的使用。

 

莫斯科 开展立体交通

为减轻陆上交通的负担,莫斯科搞起了“水上出租车”和“空中出租车”业务。莫斯科还出现了“直升机出租服务”。它不仅可以按特定的飞行航线往返于弗努科沃3号机场至多莫杰多沃机场、舍列梅季耶沃机场和贝科沃机场之间,还可以从弗努科沃3号机场飞往中央联邦区的各城市。乘客可以提前两个小时通过电话和网络预约“打飞的”。

 

东京 驾车习惯很重要

日本的交通一般来说不会发生拥堵的状况,这其实与驾驶员们的行车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在道路上,很少会看到车辆抢行的情况,人们大都会礼让并线的车辆。在主路出入口处,直行与并线的车辆都会按照一边各走一辆的顺序向前行驶。在路口转弯处,绝大部分车辆也是优先避让行人的。交管部门为了方便群众,也引入了很多人性化的设施。

 

治堵进行时

北京 通勤快车

20113月北京在国内首次开通12条社区通勤快车,都采取“一站直达,高峰运行,乘车刷卡,统一标识”的原则。社区通勤快车在运营模式上大体可分为四种,其中之一是服务居住区至商务区集中上下班客流的社区通勤快车,它同样享受公交路权,车辆为空调车,保证人人有座位。根据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向从居住区至商务区往返直达。北京通勤快车经过两年多的运行,这种新式公交服务已被越来越多乘客认可,而今北京交管部门的规划中,提出“建设快速公交通勤网”的理念,通勤快车将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深圳 西湖快线

深圳市在布吉街与火车站之间开通“西湖快线”(k545路),单程10公里,票价10元。由罗湖站开出的中途不停站,从早6时到晚10时,每1530分钟一班,高峰时期人满即走。共分为四条路线以满足不同目的地乘客的需要,方便出行。20116月,深圳地铁龙岗线开通,但在高峰时段龙岗地铁要实行限流,所以西湖快线客流还是比较旺。

 

广州 楼巴

广州番禺华南板块的大盘开发模式曾经创造了中国楼市的奇迹。但是小区交付入住后,华南碧桂园、祈福新村、星河湾、广州雅居乐等多数业主在市区上班,附近没有直达市区的公共交通。1992年,为了解决交通问题,距离广州市区约45分钟车程的祈福新村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楼巴”。楼巴中途不停车,基本一人一座,从安全的角度和节约时间方面都给楼盘业主提供了方便。由此,楼巴渐渐成为广州郊区楼盘业主日常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

 

郑州 商务快巴

2013年,郑州开通由郑州前往焦作、新乡、许昌的新的快捷出行方式——商务快巴。郑州交运集团拥有44辆“商务快巴”,这种13座的小客车,每20分钟就有一趟,中间不停车,可直达焦作、新乡或者许昌,较之前同线路的城际公交车每趟可省50分钟。票价暂定为25元。与城际公交车相比,这种快巴省时、人人都有座位、乘坐更舒适,而且13人即可满座,很容易坐满。与私家车相比,也比较划算。

 

兰州 高峰快巴

2013617日,兰州公交集团召开誓师动员大会,即日起到9月底开展为期100天“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使者”的创建活动。为有效缓解城区道路在早高峰时刻的拥挤程度,计划开通“高峰快巴”,避开城区最热的几个堵点,通过避开车流人流高峰路段,从而减少堵车的影响。同时还将推出商务大巴、区域快线、通勤直线、学生专线、旅游巴士等差异化服务。

 

通勤快车、楼巴、商务快巴和高峰快巴等新式交通工具经过几年的运行,这种新式公交服务已被越来越多的乘客认可。而随着各大城市陆续提出建设快速公交通勤网的治堵方案,新城市快车将获得更广泛的发展。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 05021996 号